2013年7月28日 星期日

歲月無聲

書名:歲月無聲
作者:和仁廉夫
翻譯:張宏艷
出版:花千樹
年份:2013年
 
這類書的題材在本地出版市場可說是非常小眾的一回事。《歲月無聲》副題「一個日本人追尋香港日佔史迹」,說的是香港上世紀二戰時期歷史。作者和仁廉夫畢業於日本國學院大學文學部歷史系,主修考古學,是日本華南學會、殖民地文化學會、日本華僑華人學會等會員。他父親與祖父都曾在二戰中服役,祖父被派駐南京及廣東增城,父親被派駐韓國。事隔多年後和仁廉夫整理父親遺物時,發現祖父當年一些相冊記錄,令他對日本二戰的歷史產生了另一種想法。

在香港「三年零八個月」的淪陷時期,日軍嚴禁市民擁有港幣,從1941年12月25日開始以兩港元兌換一元日本軍票,其後更以四港元兌換一元日本軍票,如發現市民擁有港元,可即時處決。時至今日雖然事隔半世紀,但其實仍有超過五億四千萬元日本軍票在年長一輩的香港市民手中。若以今日匯率再加上幣值通脹率計算,這些日本軍票肯定價值不菲。

亦因為這些日本軍票,和仁廉夫於1992年在日本遇上「香港索償協會」,看見年老長者拿著大批日本軍票,欲哭無淚又求助無門的苦況,因此決定為索償協會擔任義工,正式向東京法院入稟追討日本軍票賠償,結果法院判決索償協會敗訴,其後繼續向東京高等法院上訴,結果更令人遺憾,法院繼續判決敗訴之餘,竟下令索償協會需要繳付堂費。這些經歷令和仁廉夫對「正義」有更深刻的了解。

和仁廉夫1993年到香港開始尋找「三年零八個月」的經歷,認識了香港歷史專家高添强,讓和仁廉夫重組歷史片段的過程更具體。之後多次往來日本、香港、澳門及中國,尋訪過百位經過慘痛戰爭的日本人及中國人,述說歷史真相中的戰爭慘痛。承受著日本國內各方壓力,完成了《尋找旅遊書中沒有的亞洲──香港》一書,就是《歲月無聲》的日文版原著。

從第一章〈三年零八個月──從黑色聖誕到重光〉開始到第五章〈戰爭遺留的問題〉完結,本書內容對當年日軍在香港的侵略暴行有詳細考究,香港、九龍、新界甚至離島都有作者足跡。灣仔、西營盤、赤柱、鯉魚門、尖沙咀、長沙灣、荃灣、西貢、長洲、大嶼山……及其他多處地方等等,現在經過這些地方,很難想像那裡曾經是漫天煙火,大屠殺或慰安所地點。二戰前香港人口約有一百五十萬人,戰後只剩不足六十萬,期間姦淫擄掠濫殺無辜屍橫遍地慘況,是活在安逸中成長的一代無法想像。其他周邊地區如澳門、廣州等地亦有作者追尋歷史的經過,令本書內容結構更全面。

這書能夠呈現香港讀者面前,可說是連串巧合的結果。和仁廉夫整理父親遺物時無意中發現祖父遺下的相冊記錄是一次巧合,因為根據日本軍方指示,當年戰後必須把一切戰爭記錄銷毀,以毀滅所有侵略證據為目的,但因為結束戰爭時和仁廉夫祖父在東京軍方醫院逝世,所以留在家中一角的相冊記錄就倖存至今。

而《尋找旅遊書中沒有的亞洲──香港》一書,是本書譯者有線電視前主播張宏艷當年到日本應慶大學攻讀政治學期間,某日於公立圖書館無意中發現,閱讀後大受感動,本著香港人必須認識香港歷史的想法,決定相約和仁廉夫見面,商談把這書翻譯成中文版是另一次巧合。

本書初稿曾經交予一些出版社過目,但都如石沉大海,其間反反覆覆經歷十六年波折,最後終於得花千樹出版社支持,和仁廉夫與張宏艷在香港再次見面,把這本好像冥冥中有主宰的《歲月無聲》出版,把黑暗的歲月,曝光於讀者面前,就如作者於書末所言:「謹將此書獻給受戰爭蹂躪,含恨而終的人們。」目的是希望下一代能夠認清戰爭禍害,珍惜和平。

了解過去,展望未來,應該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本份吧。

 

和仁廉夫最近到香港接受傳媒訪問,於赤柱軍人墳場展示祖父參軍照片及日本軍票,講述撰寫本書心路歷程。(照片轉載自中國新聞網)

雖然離開新聞工作一段日子,但張宏艷對發掘事件真相的熱心依然,這本譯作就揭示不少鮮為人知的香港珍貴史實。(照片轉載自中大校友雜誌)

10 則留言:

  1. 和仁廉夫呢位日本人真係值得尊重,將上一代嘅惡行寫番出嚟,可惜有大部份日本人至今仍然唔認錯,仲成日做埋d小動作嚟篡改歷史。

    我要高呼「打倒日本軍國主義」、「反對軍國主義復辟」、「還我釣魚台」、「安倍晉三落台」。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世純,

      安倍晉三的自民黨於參眾兩院取得過半數席位,令這個右翼政府取得完全執政優勢。

      從早年文部省更改教科書內容,首相參拜靖國神社,到近年侵佔釣魚台,再到修改自衛隊編制,上星期安倍晉三更出訪菲律賓,表明支持阿基諾三世在南海主權上與中國對抗,更聲稱可為菲律賓提供巡邏船,日本政府的意圖日漸明顯。

      但不要忘記這幫人是由所謂「民主」選舉產生,背後認受性才是可怖的情況。

      的確大部份日本人不認清歷史事實是可悲,但有多少香港人知道歷史真相懂得反省又是一個問題。

      作者及譯者經歷十六年時間也要把這書出中文版,就是希望更多香港人能夠知道真相認清時勢,而和仁廉夫也希望喚醒日本年青一代切忌重蹈覆轍,就是他寫作目的。

      刪除
  2. 回覆
    1. 卡臣,

      知識份子憂國憂民之風骨可謂無分國界令人敬佩。

      和仁廉夫在日本國內承受不少壓力,經常在網上被攻擊痛罵為「賣國賊」,但誰是誰非知榮知辱,我相信歷史會給他公道的評價。

      刪除
  3. 雖然日本軍國主義從沒有熄滅,但今天日本欲走當年路,並不太容易.中、俄、韓也有一定的工業實力,不再是農業國家.日本的發達工業,也沒有當年的絕對優勢.然而,香港實在有不少人,不懂得珍惜太平盛世,此書有著它發人深省的意義.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佛爺,

      重返軍國主義舊路繼續「大東亞共榮圈」的確困難,但不自量力也是偏激份子本性。你說的「香港實在有不少人,不懂得珍惜太平盛世」也發人深省。

      另一方面香港也有不少「哈日」狂熱份子令人莫名其妙,也是可悲之事。

      刪除
  4. 作為香港人,包括譯者,有書專論香港自然興奮。但作為研究日本侵華而只論香港,你是否覺得作者的眼界是狹窄了些?

    回覆刪除
    回覆
    1. 2chanze兄,

      謝謝留言。本書以二戰構圖而對焦於香港,我認為作者對文章焦點與景深的掌握十分準確。

      最重要是能夠引領讀者走進一處真確歷史場景。而且我覺得每位與本書出版有關人士的「取態」才是關鍵,其他就要看讀者的理解了。

      刪除
  5. 和仁廉夫您好,

    我們是《創富媒體》,我們留意到您的文章,寫得好好,不知可否轉載您的文章?謝謝!

    《創富媒體》: www.myenrich.com

    Esmond
    《創富媒體》副總編輯
    TEL: 91876117
    Email: esmond.poon@myenrich.com

    回覆刪除
    回覆
    1. Hi Esmond,
      謝謝留言,已給您電郵回覆。
      奕山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