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日 星期四

馬雲給年輕人的12堂求生課

書名:馬雲給年輕人的12堂求生課
編者:張燕
出版:時報文化
年份:2015年

有沒有認真想過「贏在起跑線」是甚麼意思?「贏」是甚麼意思?「起跑線」是甚麼意思?字典解釋「贏」是在競爭過程中經過較量獲勝。「起跑線」是徑賽時用以標示起點的直線。在起跑線上根本沒有經過較量的過程,如果有所謂的獲勝又可以是甚麼意思?應該是作弊吧。

如果有幸人生起點的生活條件較好,其實並未算贏,只是走運,正確一點應該算是「在起跑線上行運」。生命本不公平亦沒甚特別,也無謂深究,但生命的終結卻一樣是「萬般帶不走」應該錯不了。人生最重要的應該是過程,但也是不少人最容易忽視的觀念。功利社會信條是「目標為本」以果論因的取態為王道,在窮得只剩下錢的社會,一切可以變得很膚淺。

今時今日講人生過程生活意義,隨時會被視為文化異類甚至社會異型。自以為在起跑線上已經贏了的一群,享受著沒經過投資的回報,如果缺乏生活鍊歷,隨時連自我照顧能力都有疑問,更不要說成長過程中遇到問題的處理能力,無奈這是不少香港怪獸家長與港孩的寫照。台灣時報文化出版的《馬雲給年輕人的12堂求生課》講的就是生活意義人生過程。

以馬雲的出身成長背景,他絕對有條件憤世嫉俗,對社會諸多不滿,幸好事實上並非如此,而是更理性地選擇以資訊科技、經濟理論,整合商業理念改革社會營商環境,然後改變消費習慣,甚至生活方式等等。馬雲曾經當選世界經濟論壇未來領袖,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紐約證交所上市,創下史上最大IPO,為中國企業立下里程碑,近年真正具建設性的改革社會運動,由「阿里巴巴」寫下了新的一頁。

一般名人傳記總會有點點貼金成份,但《馬雲給年輕人的12堂求生課》內容大部份是結集了馬雲以往具代表性的訪問及演說,算是沒有太重貼金感覺。文章分段式刻劃了馬雲成長及創業過程中遇到種種挫折考驗的心路歷程,似是引領讀者思考人生的一張藍圖。編輯把內容系統化分成十二大題目,成為了書名的「12堂求生課」。從第一章〈成長這回事──學會用左手溫暖右手〉到第十二章〈生活態度──人生在世是做人,不是做事〉,概括就是生命正能量的故事。

今年二月,馬雲宣布於本港斥資十億港元成立「香港青年企業家基金」鼓勵年青人創業,很老套的一句「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希望有志創業的年青人能夠把握機會贏在終點前。這本書對「贏在起跑線」的一群或者比較沒趣,但如果不想「贏在起跑線,輸在終點前」,可以嘗試放下港式批判心態,閱讀《馬雲給年輕人的12堂求生課》應該會有一點啟發。


「許多年輕人都覺得很迷惘、很徬徨。我也曾經徬徨,投過三十多封履歷都沒有企業錄取。

但如果沒有經過這三十幾年的徬徨,就沒有今天的馬雲。

年輕人,也許你父母看不上你,你老闆看不上你,但你要學會欣賞自己。

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但後天會很美好。

可是大部份人都死在明天晚上,他不可能看到後天的太陽。

所以你要不斷改變自己,讓自己今天活得好、活得強,才能看到後天的太陽。

改變世界其實很難,但改變自己每個人都可以做到。」

──馬雲

8 則留言:

  1. 奕山:

    很欣賞這一句「功利社會信條是『目標為本』以果論因的取態為王道,在窮得只剩下錢的社會,一切可以變得很膚淺。」尤其是一些紈褲子弟,他們從來看不見其他人的技能,只是以是否身家豐厚來衡量他人的價值。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佛爺,

      難得共鳴,謝謝回響。有得必有失,有捨必有得。只是太多人忘記了。

      刪除
  2. 奕山:

    「贏在起跑線」我解讀為「出生及成長時獲得較多資源」,並唔代表將來一定會贏,只係條路比較容易走得順暢,一點淺見。 :)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世純,

      不懂得珍惜的幸運,隨時樂極生悲。懂得享受平淡生活的精彩人生才是智慧。

      刪除
  3. 人生不是單次的比賽, 贏了開頭, 不代表全程會贏.
    最主要的是, 要贏就要贏自己, 人生不是為跟別人比賽而活.
    當焦點放在贏自己, 那就再沒有什麼贏在起跑線這回事, 什麼事只是過程.

    回覆刪除
    回覆
    1. Hi DeepC,

      謝謝分享。在畸形環境成長,跟紅頂白已成為常態。
      要贏自己更是近乎不可能,因為早已迷失了自己。
      輸打贏要或者已是唯一生存技倆......。

      刪除
  4. 做人要存希望,否則如同死魚

    回覆刪除
    回覆
    1. 卡臣,

      吓,星爺金句?都係呀!我希望做人可以好似卡臣咁型仔...^.^!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