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被遺忘的王國
作者:顧彼得(Peter Goullart)出版:雲南人民出版社
年份:2012年
一本普普通通平裝印刷的小書,如果封面上沒有「麗江1941-1949」的標題,《被遺忘的王國》應該不算太吸引。上世紀四十年代是多災多難的年代,日本侵略令全國生靈塗炭,國共內戰又是一場災難,一個外國人生活在1941至1949年的麗江,究竟是怎樣一回事。
本書作者顧彼得(Peter Goullart)是一位從俄國遠道而來的背包客,因為從小對東方文化感興趣,所以在二、三十年代便開始前往中國了解心目中神秘的國度。經過一段時間在上海生活和工作,顧彼得於1941年被中國工業合作社委派前往雲南麗江拓展業務,其實也開始了一段曲折離奇的經歷至1949年離開。
這本《被遺忘的王國》(Forgotten Kingdom)記錄了作者在那混亂的時代,身處當年非常偏僻的遙遠地方生活。在麗江九年時間的經歷,從最初的工業合作社工作開始,然後被政府委任為麗江航空站站長,計劃麗江的航空業務。其後開設了一間醫務所,需要的醫藥用品由紅十字會捐贈,為市民提供服務,最後更開辦紡織合作社提供了不少工作機會,是當年創新的嘗試。
不同的生活、工作經歷,讓作者對麗江有不同體會,深刻的印象結集成《被遺忘的王國》書內不同故事──「初識麗江;與納西人的深入交往;我在麗江的醫務工作;殉情和東巴儀式;麗江的節日;納西族的音樂、美術與悠閒時光;工業合作社的進展……」等等,每篇都是一個世紀前的麗江印記,也是一位冒險家的傳記。
作者最後在書末寫道「我一直夢想找到一個被重重大山隔絕了外部世界的美麗地方,並生活在那裡,……在麗江我也找到了自己的『香格里拉』。」
這書令我想起漂亮的麗江印象,古城於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當年作者取道從雲南昆明騎馬前往麗江,路上經歷有驚無險,今日前往麗江可選擇航空或陸路交通,在路上看到遠方的雪山及沿途風光應該還是一樣的吸引。
書內一些照片記錄了一世紀以前的風景,其中一張就是麗江公園,時至今日湖畔三層高的涼亭並沒多大變化,只是拍攝的照片由黑白變成彩色罷了。
在〈納西族的音樂、美術與悠閒時光〉文章內的生活文化,或者只有在偏遠的地方,悠閒才可以保存得妥當。在忙碌而複雜的城市生活,悠閒這觀念或者已經是奢侈的代名詞。
今日的麗江古城已經成為了著名旅遊景點,部份地方甚至有點過份熱鬧,失去了昔日的簡樸面貌,歷史發展總帶著在所難免的取捨,餘下就是一點點讓遊人懷念昔日的感覺吧。
雖然已經不是當年的合作社模式,但各種富有民族色彩的手工藝仍然是這裡的特色產品,承傳了悠久文化。例如被譽為文字活化石的「東巴文」是現時世界上少數仍然保存完整的象形文字,200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名錄」(Memory of the World Programme),一些工藝品就是以這些文字作為圖案設計。
時移世易不可能期望今日的麗江古城仍然是一個「被遺忘的王國」,但走在大街小巷的石板路上,那份遙遠的感覺還是有一點點,當然還要看看在旅途上有沒有那份思古之幽情了。
在〈麗江的節日〉文章內描述了一些傳統的東巴宗教儀式,情節是不甚了了,但那份對大自然崇拜的神秘感,可能就是城市人比較缺乏的那種天地人共融感覺吧。
到了麗江當然要欣賞玉龍雪山的宏偉風景,而最佳觀賞位置應該是「牦牛坪」的高山平原,在這裡可以找到作者夢想一個被重重大山隔絕了外部世界的美麗地方感覺。
在〈殉情和東巴儀式〉文章內記載了當年麗江一些以殉情告終的年青人愛情故事。這些悲劇可說是反映了小數民族的純真性格,隨著社會文明發展,這類悲劇已經成為傳說,而隨著社會的文明發展,《被遺忘的王國》亦已成為傳說。昔日的麗江,或者就永遠保存在漂亮的麗江印象吧。
麗江古城....新聞中得之遭火毀....可惜
回覆刪除奕山,
回覆刪除你影嘅呢批相靚呀。另夕,你每次介紹唔同嘅書,都伴以自己影嘅相,你真係踏遍整個神州o架喎。
卡兄,
回覆刪除係呀,都應該一年前... 聽講話燒咗大約一百間屋,而家應該重建好>.<!
世純,
回覆刪除謝謝欣賞,麗江古城於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有時間可以考慮去行吓。
神州大地幅員廣闊,很多地方晚輩應該還沒見識,只希望「行得走得」之年可以多點經歷,他日「七老八十」之時可以好好回憶就是了^^!
如果無咗條高速公路,真喺好似返回清朝。
回覆刪除佛爺,
刪除如果無咗條高速公路, 我嗰次都唔知點收科咯^^!
奕山:
刪除笑死我。喺喎!無高速公路,莫非騎驢或馬咩?
作者當年就真係從昆明騎馬出發,仲遇到山賊... 嗰段都幾精彩架>.<!
回覆刪除不過咁勇猛的冒險精神,我就真係冇乜咯...
風景好靚,不過D人古裝閃閃亮,好似睇電視劇咁。
回覆刪除嚴兄,
刪除今時今日旅遊觀光, 都真係好似人生如戲咁... 幾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