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淡綠生活
作者:陳微薇出版:明報周刊
年份:2012年
當社會文化到了一個地步,從一瓶蒸餾水到一名公司職員都可以用完即棄,在這種大環境下說環保珍惜資源、持續發展等等概念,的確有點天方夜譚感覺。但《淡綠生活》可說例外,在書店看到「《明報》叢書系列」把陳微薇的文章結集成書,我差不多毫不猶豫地買下。讀陳微薇關於環保的文章,對可持續發展的見解,每次都是一次反思的經驗。這類以環保為主題又帶點時事資訊的故事,能夠結集成書繼續流傳,也是一次可持續發展的方式吧。
如果感覺五光十色生活令人目眩,甚至有點無所適從,不妨看看《淡綠生活》說的「淡綠生活」。封面設計是以「紅白藍系列」知名的設計師又一山人作品,這次以「Pantone」色卡對照為封面設計概念,帶出了「色彩學」裡綠色的色譜多樣化,隱喻綠色生活……。話說回頭,其實只要懂得認識生活不同層次需要/須要/想要,正確掌握綠色的生活節奏,在日常普通不過的生活裡,也可以活出豐儉由人的理想舒適生活,體驗綠色生活的多樣化,更加可以認清生活的主角應該是「人」而非「物」。
在開首「自序」作者談及本書源起:「『淡綠』源於與好友談起今日香港社會的奢靡,物質極度充裕,價值卻嚴重匱乏。資本主義只講消費消費再消費,成本卻由環境埋單。……淡綠宣揚中庸之道:以科學及理智方式思索現代都市人的生活,不要炫耀消費,在無所不用其極的廣告促銷下,停一停、諗一諗。……慾望無窮,資源有限,淡綠提倡都市人可行的生活方式,與大家分享,做多做少,各自思索,各自修行。如果人生是一幅畫布,濃墨重彩式的消費模式去到極致,終會令人迷失方向,為生活添一抺淡綠,給自己透透氣,多一點心思,少一點浪費,人生一樣可以燦爛多姿。」
讀一篇充斥專有名詞學術用語的環保科學文章,平鋪直序探討資源錯配與氣候變化可以是一服催眠良藥。又或是提倡反智生活,脫離社會回歸原始的與世隔絕方式,更容易令人覺得綠色生活不切實際或高不可攀,是曲高和寡之作。而《淡綠生活》往往就是從最普通的生活場景開始,思考環保與生活關係。簡單如一杯水,作者就說出了不少習非成是的謬誤觀念。
「香港平均每年使用9.5億立方米的精水,每日人均約用了220公升,是全球第四高。」市民在習慣了自來水方便的同時,有沒有想過香港用水的質素、成本,其至規劃問題,尤其當涉及東江水的時候,不少人也喜歡以一句「我地比咗錢」為終極答案。要為環保說教,的確有點困難,但作者還是不厭其煩說著鄰近地區面對相同問題的不同答案,作為特區政府當然責無旁貸,但市民的環保意識也有反思空間吧。
香港空氣污染問題已是老生常談,如果以為香港空氣污染問題是源於珠三角工業發展,是說明了不少人的環保意識仍停留在若干年前的階段。作者在解說空氣污染問題的文章中,羅列了不少資料數據,說明香港空氣污染問題其實大部份是源於本地,香港空氣污染指數是倫敦2.7倍、紐約3倍,終於到了「超英趕美」地步。作為特區政府當然責無旁貸,但市民的環保意識也有反思空間吧。
其他文章例如關於「固廢」、「廚餘」等問題,更可說是「慘不忍睹」之作,「香港人全年浪費的食物約118萬噸,足夠一千七百萬人吃足一年。」的而且確,香港每日的廚餘,佔本地固體廢物超過四成,加速令堆填區成為重災區的原因。
另外「香港每年製造六百多萬噸垃圾,人均垃圾量更是日本和韓國的兩倍。」實在讓我們應該想想,習以為常的生活習慣是否已經到了應該重整的時刻。
還有「而全球已發展國家的人口只有20%,卻消耗了地球八成的資源。」當我們高談闊論各種「平權概念」的同時,其實是否懂得反思自己的位置及消費良心。
陳微薇的《淡綠生活》並非環保專家自嗚清高之作,只是從各種生活場景,淡淡說著綠色原是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之元素,也是需要珍惜愛護的大自然元素,有興趣了解更多環保訊息的讀者可以瀏覽她的網誌:http://chanmeimai.com/wp/。
草草完稿一刻正是八號風球懸掛,颱風「天兔」抵港風起雲湧之時,窗外風聲肅肅之際,感覺面對大自然力量,其實我們都渺小得不自知。如果真以為各種天然資源可以予取予攜,而妄顧環保之道,到了日後明白自作自受之時,可能為時晚矣。當過度消費成為時尚,華衣美食成為生活必需品,但藍天白雲一口清新空氣卻又變得遙不可及……。希望這不會是我們的生活寫照吧。
Holga 120wpc 6x12 wide pinhole camera 45sec / Kodak 120 Ektar 100 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