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9日 星期日

香港玩完

書名:香港玩完
作者:褚簡寧(Michael Chugani)
出版:天窗出版社
年份:2014年
 
在「食老本」的城市,《香港玩完》這類題材可能是一種禁忌。在道德潔癖的社會過活,當大部份時間花在近乎恐慌性佔領道德高地的時候,很多事情也可以輕易成為禁忌,沒完沒了日復一日在爭辯、掙扎中過活,繼續「食老本」。正常人都會感到厭倦,餘下在淌混水的是否正常,可能也是一個禁忌的話題。
 
日子就是這樣被虛耗。
 
從八十年代開始,褚簡寧為《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駐倫敦記者,報導中英香港前途談判。其後曾駐美國華盛頓及西雅圖,為《南華早報》及《信報財經新聞》報導政治新聞,是具備國際視野而又關心本港時事的資深傳媒工作者。現在除了為電視台及電台擔任時事節目主持,亦為多份報章的時事政論專欄作者。
 
可能是褚簡寧在香港土生土長的關係,他對香港社會問題的了解,可以是從最基層的角度考慮,亦可以是國際視野的宏觀分析。從他大膽假設,小心提問的風格,可以看到他的觀點與角度,可能亦是探討事實真相與發掘問題深度的答案。在《香港玩完》一書,作者對「香港」的命題並未有既定的前設與定論,而是提出一連串問題讓讀者反思。
 
讀〈怪罪遊戲:香港深層次問題誰之過?〉一文,我對「怪罪遊戲」這題目很感興趣。投訴文化充斥社會,日常生活小事如行街飲茶,大事如政改方案,當面對問題的時候,大部份人的反應「都是你的錯」,然後互相指責,吵吵鬧鬧,最終問題並未解決,可能反而是把問題複雜化。樂此不疲在參與這個「怪罪遊戲」會否是我們的社會現況,是值得思考。
 
在〈香港『玩完』了嗎?〉的文章內,作者引述了一些「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的資料:「香港名列全球第7最具競爭力經濟體,遠遠落後於排名第2的新加坡。創新排名僅列第23位,而新加坡則名列第9。而高等教育方面,香港亦僅名列第22位,排名都低於分別名列第2位和第11位的新加坡和台灣。」曾幾何時我們以為自己是亞洲四小龍的中堅份子,今日景況如何,是值得思考。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04年推出「全球創意城市網絡」(Creative Cities Network)項目,被列為創意城市的地方,是表揚該城市在社會發展中具備積極的文化創意工作表示認同。例如德國柏林、韓國首爾就是榜上有名的城市,而鄰近我們的深圳,亦於2008年入選,是國際社會對這年青都市的關注與認同。如果我們對深圳的印象仍然停留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羅湖商業城」的概念,或者只是我們的思想仍然停留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當不同地區城市都在努力提升生活質素,而我們的努力放了在甚麼範疇,也是值得思考。
 
作者指出「香港現在出現的,是深層的不信任以及怨恨政治的抬頭。」但另一方面亦補充「我不認為香港已經『玩完』,但是我認為香港正有步向『玩完』的危機。香港需要重生,以使我們重回正軌。我們需要重新發掘香港的身份定位,要擺脫妨礙社會向前走的怨恨政治。」在貧富懸殊日趨嚴重的社會,要有效平衡社會各階層利益,達至社會和諧氣氛,政府適當的經濟政策與資源分配,是作者認為最實際的施政方向,否則一切只會淪為空談口號,令社會更加分化。
 
在意識形態日漸政治化的社會,任何問題都可以歸咎於政治制度,但如果以為只要找到一種「適當」的政治制度,所有社會問題包括民生、政治、經濟……等等都會立即迎刃而解,其實這樣的思維會否有點過份簡單。褚簡寧在書內不少篇幅都有論及他在西方社會工作生活多年,對現時西方社會所謂民主的種種問題及一些見解,是很有價值的參考資料,特別是西方國家的民主制度是否百份百完全適合目前香港社會的實際情況,是值得思考。
 
眼高手低的批評可能是性格、興趣,也可以是「政棍」的謀生技倆。生活總會遇到各種問題,而解決問題須要反思、了解真相。面對現實就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如果自問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方法,而以眼高手低的批評方式逃避現實轉移視線,也許就是自以為是的一種完美解決方法,但代價可能非常沉重。
 
讀者對褚簡寧的《香港玩完》可以是嗤之以鼻或一笑置之,但如果當大部份人缺乏認真的思考態度,繼續吵鬧以「HEA」度日,是可以令香港前途日漸暗淡,這是作者關心的問題,也是值得我們這一代人認真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