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7日 星期日

編舟計劃

書名:編舟計劃
作者:三浦紫苑
出版:新經典文化
年份:2013年
 
以最低成本,最短時間,賺取最大利益回報,是香港社會現實寫照,投機炒賣視為正業,其他講理想,談原則的事情好像都已成了旁門左道,發展創意文化淪為口號,工作熱誠與理想堅持好像早已被社會忘懷。我想應該是時候提起興趣看一些關於理想原則、人情味的溫馨勵志小故事,這本《編舟計劃》應該是不錯的選擇。
 
日文原著《編舟記》曾經在日本獲得「本屋大賞」第一名,並改編成電影,也就是在香港上映的《字裡人間》。以文字工作為背景的文藝電影理應較為冷門,但香港觀眾對這電影的反應不俗,可能是我們對這冷漠的社會有點不耐煩,所以對故事內充滿人情味的情節有莫名的感動。這些都可能是《編舟計劃》吸引的原因。
 
在中文讀者世界較為常見的字典應該是商務印書館於1958年開始製作的《現代漢語詞典》,收錄字彙約五萬六千條,歷時二十年才於1978年出版。要認真製作一本字典,從來都是文字工作者的艱巨工程。《編舟計劃》故事內容並不複雜,講述一家出版社為了文化承傳的使命感,計劃出版一本名為《大渡海》的字典,其間歷時十五年,經歷各種困難,但故事中不乏溫馨感人情節。出版社只是故事背景,男主角馬締光也的成長經歷與完成《大渡海》的歷程才是故事主線,充滿勵志氣息而節奏自然流暢。
 
《大渡海》的意思就是比喻這字典是文化大海中的一葉輕舟,讓讀者可藉此於茫茫字海縱橫,這也是中文版書名《編舟計劃》的比喻。在步入初秋之際,想感受那一道字裡行間的溫暖世情,這書讓我度過一個溫暖的週末。
 


2013年10月13日 星期日

止學

書名:止學
作者:文中子
出版:好讀出版
年份:2013年

班固《漢書‧藝文志》說先秦諸子「九流十家」為:儒、墨、名、法、道、陰陽、縱橫、雜、農、小說,其中「小說」被視為學說而非流派。班固評述先秦諸子各家長短得失,綜論派別區分的整理,被認為是研讀華夏文化基礎最完整之作。

先秦諸子「九流十家」各有主題,建構中華文化思想,除小說家以外,其餘各家思考進路,好像都離不開「謀術」與「權術」方法。要知道謀術與權術如何開始是一門學問,但要明白如何止於至善則更加高深,隋朝大儒文中子的《止學》應該就是這學問的翹楚。

文中子原名王通,字仲淹,文中子為其諡號,外號亦稱王孔子。隋文帝時著有「太平十二策」,曾任蜀郡司戶書佐,蜀王待郎。其後離開官場,歸隱家鄉田園山水間,專心著書立說講學,過其優哉悠哉之活。隋室曾四度徵召回朝仍不為所動,以春風化雨之心講授《止學》太平之策。可能文中子淡泊功名,生活歸於平淡,所以在歷史上名氣不大,但門下弟子不少成就非凡,唐初名臣如魏徵、李靖、房玄齡等等為其弟子,被稱「河汾門下」,就是以《止學》為處事之基本而成大事。

台灣「好讀出版」這本《止學》由歷史學家馬樹全譯註,把《止學》分為十卷篇幅:智、勢、利、辯、譽、情、蹇、怨、心、修,包括適於古今處世各方面的節制原則。每篇文章內容由原文開始,以譯文對照加上句子譯評,最後以歷史典故講解原文意義,讀來趣味盎然。例如第一卷〈智篇〉就以抱憾而終的諸葛亮為例,講述《止學》「智有所缺」所指智慧中的聰明弱點,自以為是的聰明人應引以為戒。

如果當巧取豪奪成為王道,貪得無厭視為進取,節制卻被認為懦弱,最後會讓自己處於甚麼境況,是值得反思。在〈心篇〉開首所說「欲無止也,其心堪制。」可能就是《止學》精髓,適可而止,只此而已。

萬物靜觀皆自得,始於微觀,止於至善,是我對《止學》的理解。

2013年10月6日 星期日

看見


書名:看見
作者:柴靜
出版:廣西師範大學
年份:2013年
 
翻閱這本書,好像一下子就回到十年前。那年「SARS」令香港一片混亂,但北京情況亦令人不安。「人民醫院有93名醫護人員感染非典,急診科62人中24人感染,兩位醫生殉職。」柴靜多次進入疫情嚴重的社區及醫院,近距離採訪病人及醫護人員,探討事件始末,報導各方情況,讓市民對疫情發展更了解,也令觀眾對這位記者印象深刻。對柴靜的新聞工作印象應該就是從「SARS」開始。
 
作者用三年時間寫下十年工作經歷,書內二十篇文章記錄了數十宗新聞事件背後故事。如果以前看到的柴靜是幕前,書內的柴靜就是幕後。從理性、感性交織流露出的喜怒哀樂,原是新聞工作背後動力,印象中的新聞工作者大多客觀、冷靜,但如果對社會現象沒有一份熱誠執著,對工作也應該難以投入,柴靜多年來對工作的真誠,應該就是她成功之處。尤其身處國內相對複雜的社會環境,要做新聞工作,談何容易。像《看見》這類調查性的採訪新聞,只要一些細節出現爭議,被對方起訴的機會就很大,按近年經驗,媒體在法院一審的敗訴率達百份之六十以上。柴靜就曾經在2005年因為一宗報導而被《中國改革》雜誌起訴。
 
作者在書內每篇文章都毫不吝嗇地寫出以往一些新聞事件背後故事,沒有批判性的語言,把看見的事情就盡量原原本本的展現在讀者面前,透過筆觸細述讓讀者如重臨現場看見新聞背後,書名《看見》除了是她主持的新聞節目名稱,也可能是這意思吧。
 
這些是閱讀《看見》後比較印象深刻的內容。
 
小鎮「雙城」位於中國西部河西走廊附近,約三萬多人口,對外較為封閉。十年前這裡發生過一宗學生集體自殺案件,原因眾說紛紜,柴靜當年就到這裡採訪尋找事件真相,最後節目是完成了,但好像還有一些不解細節令人疑惑,也引起一些新聞處理方式的爭議。十年過後柴靜在「雙城的創傷」文章內把這些細節再次整理曝光,把中國偏遠地區的社會問題帶出讓讀者思考,也為當年節目補白。
 
廣東省曾經有一段時期,當吸毒的婦女被捕後,會被送到一處戒毒所接受強制戒毒,而據一些接受治療的人士透露,這戒毒所曾經把一些接受戒毒治療的女性,以販賣人口方式被送到賣淫場所。當一個女性背上了偷竊、吸毒、賣淫等罪名,差不多可說是身敗名裂為社會所唾棄。柴靜在採訪這新聞時周旋於官僚、毒販、黑社會之間所遇到的壓力、危險,實在匪夷所思。最後節目播出,不單引起社會極大迴響,對這階層的不幸表達關注,更令這戒毒所的所長被捕,為社會結束了一場惡夢。
 
山西的環境污染及資源過度開發問題由來已久,對民生及健康影響已達危險程度,但背後涉及各方巨大經濟利益,要處理這戟手問題可說束手無策。當2006年柴靜回到她的山西家鄉時,決心要把這烏天黑地的情況探討報導。但從當地第一天採訪面對幹部開始,便發現天地間的污煙瘴氣,是源於人世間的貪念。黑金政治下的權力鬥爭利益輸送,令這次採訪困難重重。在《山西,山西》文章內記錄了這次採訪過程經歷,雖然看到文末一句「節目沒播成」令人無奈,但能夠在《看見》閱讀這則新聞內容,也算是另類補白吧。
 
在十四億人口的社會裡每日發生的新聞,無論數量與內容都可以是超乎想像,在《看見》內的故事就包括了這十年國內四面八方發生的事情,除上述事件另外還有:同性戀者生活、家庭暴力、社區賄選、動物保護、中國奧運會、華南虎事件、城鄉征地衝突、山區留守兒童、汶川地震……等等。每篇文章都寫出人性的光輝與黑暗,就像說明我們是活在兩極對立的世界中,讓自己身處甚麼位置,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社會發展需要媒體監察,而媒體發展亦需要讀者監督。柴靜在新聞節目完結前,經常會對著鏡頭語調鏗鏘地說:「讓我們期待一個民主法治的社會早日到來。」令我在國內看新聞節目留下深刻印象。而閱讀《看見》讓我看到了作者與社會在這十年時間的經歷與成長,如果以為現在的國內媒體還是停留在封閉年代,那可能只是我們把自己封閉了。
 
《看見》在國內銷量已超過二百萬本,繁體版由香港「天地圖書」出版。
 
「這本書中,我沒有刻意選擇標誌性事件,也沒有描繪歷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聞報導裡,我只選擇了留給我強烈生命印象的人,因為工作原因,我恰好與這些人相遇。他們是流淌的,從我心腹深處的石壩上漫溢出來,堅硬的成見和模式被一遍遍沖刷,搖搖欲墜,土崩瓦解。這種搖晃是危險的,但思想的本質就是不安。
 
我試著盡可能誠實地寫下這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事實和因果,一個國家由人構成,一個人也由無數他人構成,你想如何報導一個國家,就要如何報導自已。」──柴靜
 

攝於汶川地震採訪期間。(照片轉載自南方周末)